《大学》
大学
序
子程子曰:「大学孔氏之遗书。而初学入德之门也。於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,独赖此篇之存,而论孟次之。学者必由是而学焉,则庶乎其不差矣。」
【译文】夫子程颐先生说:《大学》是孔子遗留下来的书,也是开始学习理论的人进入道德的门径。如今人们还能见到古人做学问的顺序,主要依靠这篇《大学》的知识,其次依靠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。做学问的人必须顺着《大学》中的顺序去学习,那样的话进入道德的门径就不远了。
大学之道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於至善。
【译文】《大学》的道理,在于让人们的美德得以表明,在于让天下之人推陈出新,在于让人们提高境界。
知止而後有定;定而後能静;静而後能安;安而後能虑;虑而後能得。
【译文】明白所应达到的思想境界,然后才可以确定志向,有了确定的志向,才内心宁静,内心宁静后才能泰然处世,泰然处世之后才能行事思虑周详,行事思虑周详之后才能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。
物有本末;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後则近道矣。
【译文】世上万物都有根本和末梢,天下万物也有结局与开始,能够明白他们的先后顺序,那样,就能够接近《大学》的道理了。
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。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。
【译文】古时候,要想使美德表明于天下的人,首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;想要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,先要整治好他的家庭。
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,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。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,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。
【译文】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的人,先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;想要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的人,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。想要端正自己的内心,先要他自己意念诚实;想要自己意念诚实,先要认识明确。
致知在格物,物格而後知至。知至而後意诚,意诚而後心正。
【译文】而达到认识明确的方法就在于推就事物的真理。 唯有推究事物的真理,才能做到认识明确;只有做到认识明确,才能意念诚实;只有意念诚实,才能心思端正。
心正而後身修,身修而後家齐。家齐而後国治。国治而後天下平。
【译文】只有心思端正,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;只有提高了自己的品德修养,才能整治好家族;只有整治好家族,才能治理好国家;只有治理好国家,才可以使天下太平。
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台是皆以修身为本。
【译文】其本乱而从天子开始,一直到普通的平民百姓,必须都要把修养好自身的品德作为处世的根本。
末治者,否矣。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
【译文】 一个人,如果他自己的品德修养这个根本之处败坏了,却想做到家齐、国治、天下平,那是不可能实现的。如同应该重视的反而轻视,应该轻视的反而重视,本末倒置,这样的事情是根本不会有的。
右经一章,盖孔子之言,而曾子述之;其传十章,则曾子之意,而门人记之也。旧本颇有错简,今因程子所定,而更考经文,别为序次如左。
【译文】朱熹说:前面是经典的一个章节。是孔子的言论,由曾子口述的。十章“传”文,却是曾子的见解,又是他的学生记录下来的。旧的版本文字又有很多错乱颠倒的地方,现在依照程颐的校正,再参考经文,特决定分出章节次序如下。
第一章 释明明德章
康诰曰,「克明德。」
【译文】《康诰》里说:“要有崇尚光明的德性。”
大甲曰,「顾天之明命。」
【译文】《太甲》里说:“牢记上天赋予的阐明美德的光辉使命。”
帝典曰:「克明峻德。」
【译文】《帝典》里说:“能够使伟大崇高的德性显明。”
皆自明也。
【译文】这些书上说的意思是要使自己的美德得以发扬和继承。
右传之首章,释明明德。
【译文】朱熹说:上面一段话是传文的第一章,是解释“明明德”的。
第二章 释“新民”章
汤之盘铭曰:「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」
【译文】商汤时期的青铜器上篆刻着警戒的文辞说:“假如能在一天之内洗净自己身上的污垢,焕然一新,那么就应该每日清洗,除旧布新。一日也不间断,永远保持这样清洗,做到天天新,每天新。”
康诰曰,「作新民。」
【译文】《康诰》里说:“鼓励商朝的遗民,使他们悔过自新。”
诗曰:「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。」
【译文】《诗经》里说:“周国虽是一个古老的邦国,不过由于文王禀承天命除旧布新,所以能做到自我更新。”
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。
【译文】因此,那些统治者在新民方面,总是每时每刻竭心尽力,以求达到美好完善的最高境界。
右传之二章,释新民。
【译文】朱熹说:前面一段话是传文的第二章,是解释“新民”的。
第三章 释止於至善。
诗云,「邦畿千里,惟民所止。」
【译文】《诗经》里说:“京城地势广阔方圆千里,很多百姓都喜欢在那里定居。”
诗云,「缗蛮黄鸟,止於丘隅。」子曰:「於止,知其所止,可以人而不如鸟乎?」
【译文】《诗经》里说:“黄鸟鸣叫着‘緍恋’栖息在那些多树的丘岗。”孔子读了这两句诗感慨地说:“唉,黄鸟选址筑巢时,都知道栖在它所应该栖息地地方,难道人不如鸟吗?”
诗云,「穆穆文王,於缉熙敬止。」为人君,止於仁;为人臣,止於敬;为人子,止於孝;为人父,止於慈;与国人交,止於信。
【译文】《诗经》里说:“仪表堂堂又端庄谦恭的周文王,他光明的美德使人们全都崇敬。”作为国君,他的言行要做到仁政;作为属臣,他的言行要做到恭敬;作为儿女,他的言行要符合孝道;作为父亲,他的言行要表现出慈爱;与国人交往要做到坚守信义。
诗云,「瞻彼淇澳,绿竹猗猗。有斐君子。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瑟兮兮,赫兮喧兮。有斐君子,终不可喧兮。」
【译文】《诗经》里说:“看着那淇水岸边弯曲之处,青绿色的竹子光泽茂密。那富有文采的君子(卫武公),他治学就如同切锉骨器那样严谨、一丝不苟;他修身就像琢磨玉器那样精致细密,孜孜不倦。他的仪表庄重威严,他的品德光明显扬。那富有文采的君子卫武公,教人终身也难以忘怀啊!”
「如切如磋」者,道学也;「如琢如磨」者,自修也;「瑟兮兮」者,恂栗也;「赫兮喧兮」者,威仪也;「有斐君子,终不可喧兮」者,道盛德至善,民之不能忘也。
【译文】诗中“如切如磋”,比喻精心求学;“如琢如磨”,比喻修德养性;“瑟兮间兮”,是表示内心德谨慎;“赫兮喧兮”,是表示仪表威严;“有斐君子,终不可宣兮”,是表示卫武公具有君子德完美品德,老百姓当然都无法忘记他了。
诗云,「於戏前王不忘!」君子贤其贤,而亲其亲。小人乐其乐,而利其利。此以没世不忘也。
【译文】《诗经》里说:“唉,前代贤王德品德之所以不被人遗忘。”那是因为后代德君王推崇尊敬品德高尚德前代贤王,热爱创立基业的前代亲人,平民百姓也享受到遗留下来的安乐,获得了所遗留的利益。所以,这就是前代贤王永垂千秋而不被人们遗忘的原因。”
右传之三章,释止於至善。
【译文】朱熹说:前面一段话是传文的第三章,是解释“止于至善”的
第四章 释本末章
子曰:「听讼,吾犹人也。必也,使无讼乎?」无情者,不得尽其辞,大畏民志。此谓知本。
【译文】孔子说:“审理诉讼(打官司),我与别人一样,能做到将案情断得曲直分明,但我和其他人存在不同的地方是,必须尽力使诉讼这类事件不发生,达到绝迹才好。”从孔子讲的这段话里,我们能领悟到:圣人能使那些心中奸诈不实之徒不敢随便说尽他们那狡辩的厥词,并且引导他们提高自身修养,从而使民众敬服盛德,没有争讼打官司的事。这就称为认识根本的道理。
右传之四章,释本末。
【译文】朱熹说:前面一段话是传文的第四章,是解释“本末”的
第五章 释“格物致知”章
此谓知本。
【译文】这就叫做认识最基本的道理。
此谓知之至也。
【译文】这就叫认识的彻底,就是达到“知”的最高境界。
右传之五章,盖释格物致知之义,而今亡矣。闲尝窃取程子之意,以补之曰:「所谓致知在格物者:言欲至吾之知,在即物而穷其理也,盖人心之灵,莫不有知,而天下之物,莫不有理。惟於理有未穷,故其知有不尽也。
【译文】朱熹说,前面一段话是传文的第五章,是解释“格物致知”的意义的,但是“传”的全文如今已经遗失了。现采用程颐先生的观点把它补充如下:“经文所说的致知在格物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若要做到认识很明确,就必须接触外物并对每一事物竭力探索它的道理。因为人们的思想是灵巧的,都有认识的能力;而天下的事物也无所不包含着各种道理。只是因为对于这些道理一些人没有竭力研究,所以他的认识才有些不完整。
是以大学始教,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。莫不因其已知之理,而益穷之,以求至乎其极。至於用力之久,而一旦豁然贯通焉。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,而吾心之全体大用,无不明矣。此谓物格。此谓知之至也。
【译文】因此,《大学》篇开始教人,必须教育那些做学问的人对天下一切事物,都要根据他们已经认识的道理,进一步去研究探索万物的道理,使之达到认识的极点(高度、深度、广度)。这样长久用功,终有一天会突然领悟、融会贯通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,那么,一切事物的表面现象、内部联系和精细粗浅的道理,没有认识不到的。至此,我们的认识在总体上、在运用上(对万物)无不洞察明白了。这就是所谓对事物的原理尽力研究,这就是所谓对事物认识得十分透彻。
附注1 《大学》的原始作者为曾子(曾参),后经多次修改。
附注2 《大学》是大人要学习提高的学问,是有关道德修养与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论
附注3 古代汉字书写及刊印的顺序是从上至下从右到左,所以“右”是“前面”。近代起采用从左到右顺序且横排方式,所以古文的“右”就是如今的“上面”,“左”就是“下面”
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:南海潮歌 [http://www.nanhaichaoge.com]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nanhaichaoge.com/a/nanhaichaoshuo/2022/0818/2094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