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禧太后:杀得好!杀得好!(2)
3 冯子材毅然带领一家赶到边关。他目睹战局危急,便稳定军心,积极备战。他广募民间丁勇,还积极联合其他边防部队。比如,从广东高雷琼廉下四府调动部分兵力参战。其中,琼州镇守府军队是一支百战百胜的军事力量。冯子材巡视镇南关防务,料定镇南关外二里多远的东岭是敌军进犯的必由之路,便连夜构筑一道长三里、高七尺,宽四尺的土石长墙,并在紧要处建堡垒,布置兵力,积极备战。果然不出所料,3月23日清晨,法军从谅山方面来犯。冯子材一面率部队迎战,一面调援军。清军众将挥军奋击,七上七下,夺回东岭三座炮台。此时,越南义军、边境各族人民也赶来助战。法军三面受敌,全线崩溃,被追杀20余里,丢下1000多具尸体和无数辎重,仓惶南逃,这就是震撼中外的镇南关大捷。法军退至谅山,固守不出。清军追至凉山,与法军对峙。法军镇守的凉山城与清军之间是一片开阔地,主要是坡田,易守难攻。冯子材密令兵士晚上在田埂下挖壕沟,做好掩体,400大刀手埋伏于壕沟内。四月四日(另有多种说法),清军对法军发动进攻,然后假装败退。法军中计,欲报仇雪恨,拼命追赶清军,。待法军冲过来进入伏击圈,冯子材一声令下,清军好比从天而降,漫山遍野将法军团团围住。埋伏在田埂下掩体内的400大刀手一跃而起,挥刀砍杀,连举手投降的也杀了。这就是“中国人最野蛮,残杀俘虏”和“巧用阵地战诱敌深入大败法军”等历史真相。
4 另据史载,“法军在炮火掩护下沿东岭、西岭、中路谷地进攻关前隘,年已68岁的老帅冯子材持矛大呼,冲入敌阵,全军感奋,与敌白刃格斗,终将法军击退。冯子材指挥清军乘胜追击,连破文渊、谅山,重伤法军指挥官尼格里,将法军逐至郎甲以南 ”。民间流传冯子材亲临战场指挥临危不惧的奇闻异事。冯子材正指挥军队与法军激烈战斗,突然法军一颗炮弹落在他的眼前。冯子材用剑指着正在打滚的炮弹大喝一声:“畜生,不准动!”,炮弹定了下来,没有爆炸。其实,那是一枚闷弹。如果那枚炮弹正常爆炸,冯子材就在劫难逃,中法战争结果可能就难下结论了。所以,不少学者认为“镇南关大捷具有很大的偶然性”,是有根据的。法国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,法军败退的原因不是没有误判双方军力的可能。但法军武器精良不等于法军不可战胜。中国军事历史揭示:唯武器论属于形而上学的方法论,是战争战役的大忌。战略战术灵活机动,源于战争战役千变万化。所以有无数的以少胜多、以柔克刚的优秀战例,被唯武器论者说成是“偶然性”。优秀的军事家却能一次次从偶然性中发现不容易被发现的精华,将精华倾注于一个个军事行动中,把偶然性转变为必然性。
5 言归正传。两广人每当谈及此事都说冯子材是一员福将。镇南关大捷与凉山大捷使清军在中法战争中转败为胜,振奋了民族精神。而最令中国人感到又开心又好笑的传说是:清军大败法军的电报传送到北京,向光绪皇帝禀报,君臣同喜。慈禧太后听到中国军队大获全胜,特别是听到400大刀手猛杀法军的报告时,兴奋得眉开色舞,情不自禁从屏风后闪出,一边鼓掌一边哈哈大笑说:“杀得好!杀得好!”由于太激动,居然忘了自己的太后身份,逗得满朝文武都乐开了怀。然而,双方刚停战,两广总督张之洞上报虚假军情,称法军增援兵力准备反攻。朝廷议事,内阁总理大臣李鸿章认为是与法国和谈良机。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即派李鸿章往天津与法国公使巴德诺谈判,签订中法天津条约。中国军队撤出越南,越南脱离大清帝国,成为法国附属国。主战派如湘军首领左宗棠认为,骁勇善战的冯子材部是两广军队,还有云南湖南军队,善于山地战,完全有能力将法军赶出越南。“对中国而言,十个法国将军,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坏事”。中国失去赶走法军的机会,法军不战而胜。
附注1 慈禧太后, 18岁入宫,咸丰皇帝嫔妃,27岁咸丰皇帝驾崩,尊从律法礼数守寡 。民间传闻,由于花色太重 ,荒淫无度。其实,偶尔偷情贪欢在所难免,但封建社会宫廷礼教及看守护卫 相当严密,小道传闻和凭空猜测过于夸张就不可信了。顺便说,世间对唐朝女皇武则天的淫乱传闻更是荒诞离奇,就是最好的佐证。
附注2 冯子材曾送陈氏一张画像,上面附诗一首:子午卯酉一条线,寅申巳亥镜如圆,辰戌丑未枣儿型,十二时辰如铁定。相貌如猫,传说是黑虎精降世,其祖父冯冕昌当过嘉庆皇的老师。属下四员大将:张四、杜五(一说关三)、吴八、卅六。
附注3 吴八名叫吴天兴,广东合浦白沙宏德娥眉月人,育有两个女儿。据说吴八后来进入都困府,即紫禁城皇家卫队或巡逻队,皇帝封为猛勇巴图鲁。长得英俊高大,传闻被慈禧太后看中,留在宫中陪伴。
附注4 卅六名叫陈才业,字俊卿,广东合浦白沙宏德两甲水人,与吴天兴两家相距约3公里。初期使用兵器为双刀,初为冯子材护卫,“东江剿匪”期间任管带,级别相当于共军营长。后升任守府、参府。守府级别相当于共军军分区司令。参府要高一两级。
转载原创文章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:南海潮歌 [http://www.nanhaichaoge.com]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nanhaichaoge.com/a/qingjunmishi/2014/0523/111.html